发现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您已经看过
[清空]
    fa-home|fa-star-o
    当前位置:CC石器时代>韩国石器时代>发现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发现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博物馆历史底蕴浓厚,规模之大颇出人意料。其占地面积为3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4万多平方米。其室内设计最为精彩,高大简洁的内墙立面俱以象牙色的大理石所砌,阳光从高处的天棚和天窗洒入,营造出巍峨典雅的意境。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原为朝鲜总督府博物馆,建于1945年,位于景福宫外城光化门右侧,朝鲜王国朝廷收集的艺术品构成了博物馆的雏形。1954年 6月迁至德寿宫石造殿,1972年在景福宫新建馆舍,命名为国立中央博物馆。

      博物馆历史底蕴浓厚,规模之大颇出人意料。其占地面积为30.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4万多平方米。其室内设计最为精彩,高大简洁的内墙立面俱以象牙色的大理石所砌,阳光从高处的天棚和天窗洒入,营造出巍峨典雅的意境。

      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了十三余万件文物,这些涵盖考古、历史、美术等领域的文物,它们每一处细节都仿佛在诉说历史的故事,置身期间,就好像是一座巨型的“时光机”带人们穿梭于过去与现在。

      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对韩国传统文化进行了系统的展示,有意识地表现文物所处的历史环境及其文化背景,从学术的角度出发,让人们从博物馆中形象地了解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以及文明演化传承的过程。展馆以历史通道为中心,左右各设三个层,根据陈列文物的特点细分为:史前 古代馆、中世纪 近代馆、书画馆、捐赠馆、雕塑 工艺馆、亚洲馆等六大主题。

      横贯一楼常设展馆的长走廊叫做历史之路,在此展出韩国最早的大理石石塔敬天寺十层石塔(高丽,1348年)与月光寺圆朗禅师塔碑(统一新罗,890年)等。位于一层的史前 古代馆展示的是韩国文化起源和发展过程,展品从旧石器时代到统一新罗及渤海时代。中世纪 近代馆展示的则是高丽及朝鲜时代及大韩帝国的历史文化遗产。

      敬天寺十层石塔,高13米,韩国首座用大理石建造的石塔。基座和塔身刻有佛像、菩萨以及草花纹等,第一层塔身上记录了该塔建于1348年。

      位于二层的是书画馆和捐赠馆,在书画馆中,按照书法、绘画、佛教绘画、木漆工艺等主题,展出韩国美术史代表性的名品文物,可以系统有序地鉴赏韩国传统美术之精品。捐赠馆则是私人藏品的捐献,不止于韩国文化,还能欣赏各国不同的文化。

      雕塑 工艺馆和亚洲馆位于三层。雕塑 工艺馆具体分为佛教雕塑室、金属工艺室、陶瓷工艺室;亚洲馆则主要展示印度、东南亚、中国、日本、中亚等地区文物以及韩国新安海底发掘的文物。

      国立中央博物馆的馆藏文物中,不难看到很多地方都有中国文化的影响。文字上,展柜中的文物上的汉字可以清晰辨认;服饰上,李氏朝鲜开国皇帝李成桂的画像身着清晰可辨的明朝服饰,而文人士大夫的服装则更有宋朝古韵。结合之前广为流传的那些韩国人为了凸显自己民族的主体性而做出的一系列出格的行为,多多少少也能折射出韩国人对于中韩古代历史的一些基本心态。其实,历史文化是人类共同的瑰宝,由于一衣带水的地缘关系及交流频繁的历史背景,汉文化已成为韩国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过分区强调和剥离其实大可不必。

      狮形炉盖,宽口,三足鼎兽面足,燃香时,袅袅香烟自狮身镂空处至狮口吐出;狮子双目画以紫土,中间以黑色点睛;狮鬃与脚趾等细部以细线阴刻;狮身香炉盖的周边及炉口顶面宽边上疏刻有“散花纹”;炉身阴刻云纹,稀疏松散。兽面足是用陶范刻凿出来的,在全罗南道的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青瓷窑址也发现过相同的兽面足;釉彩淡绿泛青,无冰裂;兽面足底部露出灰褐色胎土;炉盖底部硅砂痕迹斑驳可见。这样的象形青瓷与12世纪前期高丽青瓷全盛期的纯青瓷一样,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高丽青瓷特有的翡色美与时髦的造型,更显示出高丽陶瓷的非凡技艺。

      半跏思惟像头戴华丽宝冠,以日月装饰,因此得名“日月饰宝冠”。这种类型头冠来源于古代波斯萨珊王朝,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东方后,用于菩萨雕像的头冠。虽然是高达83厘米的大型雕像,但铜的厚度非常薄,只有2-4厘米,可看出当时高超的铸造技术。古拙的微笑与自然的半身坐姿、身体各部位的有机协调,衣角和腰带充满律动的线条等,无不显示出佛像精致的雕刻造型。

      以精巧的入丝手法演绎了抒情性的水边风景与瓶身优雅的奇形,体现出当时精湛的传统金属工艺。细看图案,水边的芦苇与柳树枝随风浮动,水禽在嬉游,披着蓑衣的渔夫与钓鱼者乘船垂钓,山坡上蒙蒙水雾的光景犹如一幅画般用0.5毫米粗的细银线入丝。现在银线已经腐蚀变黑,青铜色的底质也已被草绿色的锈覆盖,但当初完成制作时应该是在暗色的底质上采用白色耀眼的银线来突显出其图案。现存的高丽时期金属净瓶大部分没有表面的装饰图案,有图案的大多是用入丝技法描绘水边的风景。此图案在金属净瓶与香垸、青瓷净瓶和大碗中都有出现,可以看出这是高丽时期非常流行的图案。

      鱼形壶身,壶把以莲花苞、荷叶、及莲茎拧编而成。鱼形壶坐落于双层盛开的莲花座上,鱼腹与莲座相接,用力上翘的鱼尾作为壶盖;倒水时,水从鱼嘴中流出;因鱼的头部像龙而被称为鱼龙,鱼龙据说与黄海中的某种鱼相似。头的下部阴刻有巨大的鱼鳃,鱼鳞阳刻,细致精巧,腹部突出的鱼鳍上阴刻有软骨、鱼鳍、莲苞,莲叶的尖上都用白土加了点和细线;鱼的眼睛点以紫土,显得生动活泼。前部的翡色釉,釉色偏暗,无冰裂。盖唇、壶唇及壶底整体施釉,剥落处斑驳露出暗红色胎土。鱼尾尖有缺损,不完整,在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的青瓷窑址曾发现与此相同的碎片。

      新罗(公元前57年-公元676年)是“耀眼的金色国家”,绽放出了极为华丽的“黄金文化”之花。新罗的古墓中出土了各式各样的金质装饰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推出土于当时新罗首都庆州的皇南大塚的黄金文物。这顶金冠是韩国金冠中历史最悠久的,基本形状呈三个“山”字形与两个鹿角形,与西伯利亚的巫俗冠十分相似。因此,与新罗独特的墓穴积石木椁墓穴一并成为可推定当时新罗统治阶级为北方系列的依据。

      为12世纪前期纯青瓷和象形青瓷同时流行时期的作品,体现了当时精湛的工艺水平。龟形壶坐在厚厚的莲花叶上,莲茎编织形成壶把;相当于壶耳的龟头和龟颈与高丽时代石碑的龟趺上随处可见的类似龙头式的造型一致。注水孔在龟背上,形同卷边的莲叶;莲瓣似的壶盖与壶把上,有可用绳子相连的小环;龟背阴刻六角形龟甲纹,内有“王”字字样;莲茎壶把上装饰有黑白点,釉呈淡绿灰青色,少光泽,冰裂较稀。底部有三处耐火土,推测为全罗南道康津郡大口面沙堂里青瓷窑址出产的作品。

      白瓷与粉青沙器一同被称为古代朝鲜最具代表性的陶瓷。粉青沙器的制作时期相对较短,而白瓷的制作则贯穿了整个朝鲜时期。《白瓷铁画垂纽纹瓶》是展现朝鲜前期白瓷瓶特有的丰满的量感和曲线美的代表之作。缠绕于束颈上的一条细带轻轻垂下,末端则用铁画颜料卷成圆形。手法简单,留白丰富,简单而流畅有力的线条、节制的笔触毫无保留地表现了匠人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YOLO精英新媒体,环球精英杂志,全球精英影响力平台,高端智库及高尚生活方式的引领者。企业家专访、学者专栏、原创视频尽在YOLO精英新媒体!

    发现博物馆: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由《CC石器时代》整理呈现,请在转载分享时带上本文链接,谢谢!

    支持Ctrl+Enter提交
    CC石器时代 ©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Your www.ccshiqi.com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