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大发现!台湾5000年前已有农业
臧振华表示,过去的考古研究,台湾在旧石器时代完全没有发现农业的迹象,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停留在旧石器时代,但从南科遗址发现稻米、小米,显示5000年前南岛民族已经进入农业时代,这对进一步了解台湾农业文化兴起与变迁有代表性意义。
华夏经纬网8月11日讯:据台湾媒体报道,台南科学园区开发过程发现大量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从1996年开始挖掘,耗费15年总计抢救34处,经过整理发现文物中遗留有稻米、小米和其他动植物,且米粒外型大小都差不多,这是目前发现台湾最早出现的农业,显示当时已有选种甚至育种的技术。
台湾“中研院院士”臧振华领导的考古团队抢救出的南科遗址,年代距今5000年至300年间,涵盖了10个考古文化期,考古花费的时间、人力、发掘面积、出土文物数量,在台湾考古学上排名第一位。
1996年开始,台“科技部”就支持考古队进行出土文物整理分析,10年计划即将结束,臧振华发表考古整理成果,其中最让人振奋的是首度发现稻米,这是台湾最早出现的农业。
臧振华指出,当时的南岛民族不仅种稻,从现场发现的米粒大小都很一致,显示当时可能还有选种与育种的能力。
臧振华表示,过去的考古研究,台湾在旧石器时代完全没有发现农业的迹象,有很长的一段时间都停留在旧石器时代,但从南科遗址发现稻米、小米,显示5000年前南岛民族已经进入农业时代,这对进一步了解台湾农业文化兴起与变迁有代表性意义。
另外,南科发现的聚落、陶器、铁器等,经过分析发现和珠江三角洲的新石器文化相当类似,臧振华指出,目前对南岛民族的研究,最主流的说法是台湾旧石器时代是最早的南岛民族,如今透过聚落的型态和生活方式来分析,显示南岛民族可能是来自珠江三角洲,这是南科考古提供的重要线索。
臧振华说,截至目前已经整理20个考古遗址,但仍有14个考古遗址文物尚未整理,这些文物动辄几百万件,继续整理和分析,可以对南岛民族文化有更进一步了解。南科出土的是台湾非常古老的文物,抢救后,这片土地却孕育台湾最进步的科技产业,从陶石骨角到晶圆光电,证明考古和科技发展可并行而不冲突。